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晴
酝酿已久的旅游终于成行,今天早上不到六点钟三妹四妹就起床了,小妹见状也赶紧起床洗漱,我们四姐妹一边说说笑笑的吃着孩子们给准备的早餐,一边回忆着老家曾经的点点滴滴。老家在长江的北岸,四妹曾在1976年和老妈一起回去过,当年叔叔和婶婶还活着,生活过得很艰难,四妹说,看见几个堂兄堂弟堂姐堂妹穿得衣服都是我们兄妹穿过的衣服,那时我家生活虽不算富裕,但是父亲作为长兄时常接济他们,除了寄钱和粮票以外,我们穿小了的衣服全部寄回去,旧衣服也寄回去做鞋用。2002年,老爸老妈在堂兄和侄子的盛情邀请下再次回到故乡,我和三妹分别负责接送,由此也认识了老家的亲人。那时他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盖起二层小楼,堂兄的两个儿子住楼上,一家一套大卧室大客厅和卫生间,老两口住楼下。
几个弟弟妹妹全是这样的居住环境,儿子和女儿成人后有在上海工作的,有在昆山工作的,只有过年过节才回来。我曾经羡慕的说:你们是有房没人住,我们是有人没房住,城市比不上农村了。现在7年过去了,老爸临终前心心念念回老家,想象着他自己坐在长江岸边,微风拂面,湿润的空气会让他全身不再瘙痒,还有那里的海鲜也让他念念不忘。我们这次旅游的第一站回老家,也是为了告慰老爸老妈的在天之灵。
我们乘坐的北京到扬州的直达列车早上8点钟正点到达扬州站。下车后看见警察在维持秩序,乘客排成一队,出租车顺序进出,扬州的警察态度很好,看见我们四姐妹一人一个拉杆箱,就帮我们拦了一辆后备箱大一些的出租车,并和司机一起将我们的行李放好。一路上一边观看风景一边和司机闲聊,方知司机是河南人,已在扬州安家,他对我的老家地点并不熟悉。一路上听他打电话询问。到了泰兴市。尽管有侄子的电话指路,他仍然不得要领,他抱歉的说:给你们拦一辆本地的出租,本地人路熟,都是打表,不会多收钱的。我们当然同意了,他又帮我们拦了一辆车,帮我们把行李放好。坐上老乡的车,听着亲切的乡音,就好像已经回到了家乡。一路上,司机给我们介绍城市这几年的变化,介绍当下最好吃的刀鱼,河豚,还有江鲢。我们约好明天他来接我们,送我们到扬州。
到家了!好新鲜的空气啊!黄灿灿的油菜花好像在向我们点头微笑,绿油油的小麦翻着波浪好像在欢迎我们。我们都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,一扫旅途的劳累,迫不及待的让司机把我们送到坝上,我们自己拉着行李,和家人打着招呼,看着家乡的美景,呼吸着清新的空气,看着这几年的变化,溜溜达达的进了家门。80多岁的二姑早已在大哥家等候,侄媳妇请了假在帮着做饭,大哥大嫂和侄子们放下了手里的活,我们握着手,拥抱着,互相倾诉着,感觉就是到了亲人的家,血浓于水啊,一家人就是不一样的感觉。我们赶紧拿出带来的各种北京特产,学习用具和衣服料子等给了大哥,由他进行分配。现在他是叔叔一家的主心骨,当家人,叔叔婶婶都已作古,作为长兄的大哥大嫂担起了团聚兄弟姐妹的重任。他们一家人的和睦在村子里都是很有名的。
吃过丰盛的午饭,我们姐妹就去了村口的天星闸边,去油菜花地里,去长江边上,去麦田里,尽情的拍照。
晚餐是重点,大哥家的所有人全聚在他家里,老老少少30多口人,开了4桌,大哥不惜血本,1000多元一斤的刀鱼,名贵的河豚,虽然是家宴,粗算起来每桌也不少于2000元。我们频频举杯,诉说着亲情,照相机留下了这美好的瞬间。
评论